“知产”转变“资产”,创新“落地生金”-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07/07 09:32:57
来源:安徽日报

“知产”转变“资产”,创新“落地生金”

字体:

  知识产权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很多企业来说,自主知识产权是最值钱的“家当”,能够变现,就能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帮助加快专利转化运用。

  让企业无形的知识产权变成有形资产,近年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积极对接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为企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推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让企业智力成果“落地生金”。

  质押融资,为企引来“金融活水”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它不仅可以直接质押,贷款利率还很低。如今,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无形资产变成现金流,已经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热门”新渠道。

  安徽众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持有多项知识产权专利认证。近年来,该公司订单量不断攀升,外加即将投资扩建生产车间,急需建设资金。“我们用专利权贷到了款,办理手续便捷高效,不到半个月就获批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黄自云高兴地对记者说,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挖掘”,量身定制一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并帮企业与评估机构、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牵线搭桥。企业12件发明专利一并质押,成功融资2000万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利率,比之前的抵押贷款利率低2个百分点,不仅解决了我们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难题,还降低了贷款成本。”黄自云说。

  近年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持续加强政银企协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今年一季度,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10.52亿元,同比增长159.5%。其中,普惠贷款惠及中小微创新型企业1057家,增长109.3%。

  4月,该局和中国邮储银行安徽分行携手合作,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金融产品“知易融”,为企业提供专项资金额度支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各市知识产权部门建立点对点、一对一联系,及时响应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服务增效,跑出“知产”授权“加速度”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锰基新能源材料的全产业链科技企业,由于多种原因,2023年之前专利审核一直未通过,拖慢了企业上市节奏。

  该公司总经理赵春伟介绍,他们将情况反映给省市场监管局。很快,省局工作人员来企业现场办公,省知识产权中心专门予以特快加急办理审批,办下四件自主专利审批,为企业顺利上市扫除了一个“拦路虎”。

  近日,记者走进合肥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集成中心。不少企业正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等业务。

  2023年4月,合肥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集成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不断优化工作服务流程,持续提高专利预审质量和效率,成功打造一个“多机构入驻、多业态融合、多资源汇集”的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向创新主体提供全领域、全流程的知识产权服务。“我们还走进部分企业建立工作站,派专人对接企业,点对点帮他们解决问题。”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该中心与11家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设立企业工作站。截至目前,中心举行各类知识产权培训11场,上门服务企业超800家次,挖掘创新主体知识产权需求100余项。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专利出让5231次、许可98次,居全国第6位。截至今年5月,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接收各类专利申请案件549件,通过快速申请通道授权专利案件105件;平均预审周期4.2天,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为55天,实用新型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为7天。

  保护升级,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激发更多创新主体的创造力。要让知识产权从“一张白纸”到“真金白银”,除了打好知识产权“金融牌”,产权保护更要及时跟进。

  地理标志是产品产地来源的重要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已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黟山石墨茶(黟县石墨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黟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零”的突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能打响‘石墨茶’品牌,更让石墨茶的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加。”黟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制定保护办法,统筹推进该产业的规划建设、政策制定与监督指导。

  各地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行政保护,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地理标志的蔓延。其中,2023年共查处假冒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及商标案件52起。

  今年7月起,《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中首个落地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责任与分工,也为各类知识产权提供“全链条保护”。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今年5月,《2024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印发,从多个方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包括:推动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和恶意注册申请等违法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建立企业诉求收集处理机制。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专业指导,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量和水平;强化协作配合,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运”机制下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区域和领域。(记者 罗晓宇)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