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事关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是老有颐养的“硬支柱”。近日,省委金融办、省民政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养老产业支撑、优化老年群体金融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十项具体举措,旨在加快完善我省养老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养老金融资源投入,服务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养老金融改革,截至一季度末,全省累计发放养老产业专项贷款132.26亿元,同比增长277.89%,创新适老金融产品552款,惠及老年群体超480万人次,“惠民保”累计参保230万人。
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聚焦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多样化需求,着力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养老金融体系。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探索创建广德养老金融示范区,打造标杆;针对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明确将优化企(职)业年金政策,推广差异化个人养老金产品,并探索商业保险年金与长期护理保险融合发展,增强老年人风险保障能力。强调通过“保险+医养”“保险+社区”等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服务质效。
在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立“白名单”融资机制,依托信用服务平台搭建养老产业融资专区,引导银行、基金、保险等机构加大投入。同时,鼓励政策性产业基金、政府专项债券及REITs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支持养老项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要求金融机构优化支付便利化服务,推广社保卡“一卡通”场景应用,并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保障资金安全与继承便利。
此外,为防范风险,我省明确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建立非法集资监测与应急处置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通过政策激励与评估引导,形成“政府—市场—机构”协同发力的养老金融生态。(记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