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位、公共用房收入多少?电梯广告收益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小区公共收益状况深受广大业主关心,然而在现实中,公共收益由谁管理、数额几何、流向何处,却大多成了“糊涂账”。近日,记者在宿州市新都市华庭西区看到,该小区公共用房、饮水机、电梯广告等收支明细都在公告栏里详细公示。
“小区公共收益问题,常常成为业主与物业、业委会矛盾的导火索。”埇桥区物业和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不少小区因电梯间广告、停车场收费、闲置公共房屋出租等各种渠道产生的公共收益越来越多,依据相关规定,住宅小区内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归全体业主共有,由此产生的收益也应归业主共有。
然而,当前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存在诸多乱象,主要表现为收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完整,甚至出现收益被违规侵占的情况。对此,埇桥区着力推动公共收益管理规范化透明化,让小区的“钱袋子”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
去年,新都市华庭小区高层供水设备损坏需要维修,景观池也急需清淤,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协商,将积累多年的电梯广告等公共收益投入改造。过程中,业委会与物业坚持“阳光操作”,对改造中的每一笔花费以及每一笔公共收益的使用情况都建立明细台账并及时公示,最终,维修改造工作得到居民们一致好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这次改造,让新都市华庭东区业委会主任郑太平深有感触。自此以后,小区定期公开“阳光账本”,努力让公共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公共收益留足一部分用于小区设备维修改造,余下的则给业主分红。我们已发放两次分红,每次每户100元至200元。”新都市华庭西区业委会主任孙毅自豪地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埇桥区沈苑小区(B区)同样将公共收益管理作为破解业主信任难题的突破口。
据了解,该小区每年有2万元至3万元的公共收益,主要来自场地租赁、充电桩、传媒广告等。
“钱虽然不多,但每一分怎么花,都由小区业主共同商议决定,再由物业来实施。”沈苑小区物业经理顾东告诉记者,业主有了知情权、决策权,对物业各项工作都极力支持,业主们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现在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大家支持物业,物业服务的积极性也在提高。”新都市华庭小区居民赵阿姨回忆,前不久,小区下水道堵塞,物业人员不顾脏臭,趴在地上疏通下水道,令她大为感动。
“公共收益告别糊涂账,物业服务迎来新气象。公共收益‘阳光账本’重构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信任,让业主真正触摸到家的温度。”埇桥区物业和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静表示,将总结新都市华庭等小区经验,持续规范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确保收益公开透明,整治侵占业主公共收益乱象,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记者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