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核桃丰收季。近日,宁国市黄金果家庭农场负责人黄高坡的小货车满载着刚采收的山核桃,驶入位于万家乡的山核桃托管经营服务中心大院。
“前期干旱,一些果实落下来晒成了干籽(空籽),我们漂选时难以漂选出来,这时托管中心为我们精选,降低了人工成本。后期下雨,又造成水籽晾晒不了,托管中心又为我们冷冻保存。”黄高坡介绍。
记者日前来到山核桃托管经营服务中心,只见X射线异物检测机正高速精准分拣,将空籽、坏籽一一剔除;一旁恒温的冷库里,一批批来不及晾晒的水籽正“排队”等候好天气。
宁国市官岭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山根告诉记者:“今年山核桃产量比往年增加10%,采收及加工等成本降低50%。以前最怕阴雨天,现在有了托管经营服务中心,可以冷藏储存,而且还可以采用X光精选机分拣。”
这个备受好评的服务中心,以“菜单式”服务为山核桃产业发展助力。从烘干、冷储到加工,整套服务仅收取市场价40%至70%的费用,让林农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宁国市山核桃托管经营服务中心负责人、宁国市山核桃托管经营者协会副会长余方俊告诉记者,服务中心目前已为30多户托管主体提供1.5万多公斤X光精选、7500公斤冷藏、近4500公斤有机山核桃收购,预计今年将提供10万公斤X光精选服务。
托管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林农“减损”,更在于帮好产品“增值”。对于获得有机认证的山核桃,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高价收购。
“今年我们获得了有机认证,服务中心就直接收购我们的山核桃,且收购价格较原有价格上浮10%。”黄高坡说。
“这一系列服务创新的背后,是我市林业部门长达五年的持续培育。”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改革和产业发展科科长李丽介绍,从发现个体、培育群体,到建立平台、规范服务,该市通过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累计投入已超200万元,为山核桃产业编织了一张坚实的保障网。
如今的“耕耘”,已从“靠天吃饭”发展到“知天而作”。截至目前,该市已有托管主体62个,托管面积达到3.7万亩。
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罗星 蔡启军